信息光電子研究所實驗室-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
  •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

    ENGLISH

    科學研究

    信息光電子研究所實驗室

    下列實驗室按拼音順序排序 :




    光纖傳輸技術課題組

    實驗室概況 :

    本課題組的主要科研方向是高速大容量密集波分復用光纖傳輸技術 。20年來 ,在承擔多項863計劃 、自然科學基金委等有關密集波分復用技術的課題 ,包括從4?622Mb/s到N?40Gb/s和Tb/s光網絡的光纖傳輸系統的研究 ,並承擔和成功組建了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中國高速互連研究試驗網(NSFCnet)的光纖傳輸實驗系統 。在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究中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如DWDM傳輸系統的色散管理技術 、全光波長轉換技術 、FEC技術 、光信號質量在線監測技術 、高速DWDM系統環路測試技術和光路徑保護與恢復策略 ,以及若干基於光纖光柵 、光子晶體光纖的相關器件等 。目前 ,為進一步開發光網絡具有豐富的波長資源 ,提高頻譜利用率和綠色節能光網絡技術 ,本課題組在如下技術領域開拓發展 :

    研究方向 :

    OFDM :

    正交頻分復用(OFDM)作為一種特殊的信號復用方式 ,由於具有對光纖色散 、偏振模色散的容忍度高 ,頻譜利用率高 ,對調製格式透明 ,頻譜分配方便靈活等優點 ,近年來被廣泛的應用於光通信系統中 。

    實驗室在光OFDM系統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提出並實現了基於光纖布拉格光柵(FBG)的全光採樣OFDM系統 ,為突破電子瓶頸 ,實現光OFDM信號的實時接收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案 。基於此方案 ,實驗室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速率高達1Tb/s的全光OFDM信號傳輸 ,並進行了實時解調 。

    此外 ,實驗室還提出了基於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超密集OFDM信號復用和解復用方法 ,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工作效率 ,提高了系統的頻譜效率 。實驗室還對OFDM在無源光網絡(PON)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 ,提出並實現了基於周期性濾波器的「無色」光網絡單元(ONU)實現方案 ,並且利用OFDM信號處理靈活的特點提出ONU對下行OFDM信號進行選擇性的方案 ,有望大大降低ONU的實現成本 ,推動OFDM-PON的大規模應用

    RoF(光纖無線技術) :

    隨着光纖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 ,以及微波技術高頻化 、寬帶化的需求 ,利用光纖代替傳統銅導線來傳輸高頻微波信號 ,以光纖鏈路低損 、大帶寬的優勢突破傳統銅線的頻率限制 ,從而解決高頻微波信號從中心站到各個基站的遠距離傳輸問題 ,這就是所謂的RoF技術 。這種技術充分發揮了無線技術的靈活接入和光纖技術寬帶傳輸兩方面的優勢 ,適用於各個微波頻段與多種調製格式 ,是未來接入網的必然發展趨勢和有效解決途徑 。

    基於RoF技術的光傳輸系統 ,即RoF系統 ,主要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分別為中心站(Central Station ,CS) 、光纖鏈路和遠端基站(Base Station ,BS) ,不僅具備光纖系統所共有的優點 ,而且可以進一步簡化基站結構 、減小蜂窩半徑 、實現信號格式完全透明 ,同時系統中的資源管理和信號處理被轉移到中心站 ,便於對整個系統進行集中管理和調配 ,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系統成本 ,利於業務拓展和升級 。目前實驗室也在光生微波信號 、超寬帶無線接入(60GHz)以及光載超寬帶系統(UWB over fiber)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研究 。

    另外 ,實驗室最新開展了基於微波光波融合的新一代智能光載無線系統(I-RoF,Intelligent RoF)的研究 ,基於這項技術不僅僅可以實現傳統RoF技術的全波段透明傳輸 ,而且具有高頻寬帶微波與光波高效轉換 、微波信號高精細度處理以及多波段多制式無線信號的處理和管控等 。

    高速光子感知系統

    傳統光纖通信的高速信號處理技術結合顯微學 、生物學 、微流及納米技術等發展新的超高速光子感知交叉學科 ,在科學研究 、工業生產 、生物技術及軍事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目前實驗室已經建立了超高速光子掃描成像系統 ,實現了高於目前成像技術1000倍以上的快速掃描成像 ,6毫米的顯微視野及40微米的成像精度 。

    微波光子學

    人們日常生活和國防戰略對微波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要求微波系統具有高效實時 、寬帶覆蓋 、大動態範圍和高靈敏度等特點 ,而現有現有技術手段難以有效滿足這些需求 ,成為制約系統應用的瓶頸 。微波光子技術利用光子手段實現實現微波信號的產生 、傳輸 、處理和控制 ,充分發揮了無線靈活接入和光子器件高頻 、寬帶優勢 ,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 ,本實驗室結合已有條件和基礎開展了高性能微波 、毫米波光學產生 、高精度瞬時頻率測量 、光子壓縮採樣 、模擬光信號處理以及高線性射頻光前端等研究工作 ,解決了多個研究難點和技術挑戰 ,並且將微波光子系統向着實用化和集成化推進 。

    矽基光子學

    矽基光子學相對於傳統的分立器件 ,具有器件尺寸小 、功耗低 、適合大規模集成 、與CMOS技術兼容等優勢 ,光通信 、光互連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是未來解決集成晶片功耗以及速率問題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 。目前實驗室已經針對矽基波導 、濾波器 、分束器 、延時器 、復用器 、解復用器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建立了半自動矽基晶片測試系統一套 ,正在搭建的測試系統一套;相關係統實驗領域光源 、傳輸 、探測 、測試設備齊全 。

    光纖光柵 :光纖光柵是利用光纖材料的光敏性 ,在纖芯內形成空間相位光柵 。通過纖芯中沿縱軸周期性的折射率調製對光的布拉格散射 ,形成一個窄帶的濾光器或反射鏡 。光纖光柵具有體積小 、波長選擇性好 、不受非線性效應影響 、極化不敏感 、易於與光纖系統連接等優點 。本課題組擁有製作光纖光柵的紫外激光器等全套設備 。在光纖光柵設計 、製作方面具有多年的工作基礎 。

    光子晶體光纖 :

    光子晶體光纖(Photonic Crystal Fibers, PCFs) ,也稱微結構光纖(Microstructure Fibers, MFs)或多孔光纖(Holey Fibers, HFs) ,是繼單模光纖和高非線性光纖之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導光介質 。其包層由折射率周期性分佈的透光材料形成 ,纖芯由周期性被破壞的缺陷形成 。按導光機理的不同 ,主要分為折射率引導型光子晶體光纖和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 。由於其獨特的結構 ,其雙折射 、有效模式面積 、色散 、非線性等參數具有高度可調節性 。使之在光譜學 、生物醫學 、光纖傳感 、光纖激光器 、非線性光學 、光通信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本課題組在這一領域已經有了多年的研究基礎 。開發出了一款以時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頻域有限差分法(FDFD)為核心算法的仿真軟件 ,並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版權授權 。可對任意結構的光子晶體光纖進行仿真 。經與工業界合作 ,設計並製作了多種光子晶體光纖 。利用製作的PCF進行了一系列應用研究 ,受到了學術界的好評 。其中 ,本課題組在光子晶體光纖的兩個研究工作發表後先後被Photonics Spectra當作重要進展予以專題報道 。

    非線性光纖光學 :

    光纖中的非線性效應源自光纖中強度相關的折射率指數和受激非彈性散射 。本組主要研究基於光子晶體光纖的全光參量波長變換 、參量放大以及參量振盪器 。全光波長變換 ,是通過非線性媒質 ,將已有波長變換到新的波長 。變換後的波長可以覆蓋從紫外到中紅外的大跨度波段 。因此波長變換提供了一種產生特殊波長輻射的有效手段 。光纖參量振盪 ,利用光纖參量放大效應帶寬大 、增益高等特點 ,可在傳統激光器不能覆蓋的波段提供可調諧的光輻射 。光子晶體光纖由於其折射率調製大 ,具有高非線性 ,色散特性非常靈活 ,是進行波長變換的理想介質 。因此 ,基於光子晶體光纖的波長變換 ,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

    實驗室負責人 :陳明華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 。他於1998年3月在東南大學獲博士學位 ,隨後加入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至今 ,其間在2007-2009年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信息光電子研究所副所長 ,2009-2010年為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學研究所(RLE@MIT)訪問教授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矽基光子集成微系統技術 、光通信技術與集成微波光子技術 。他承擔和參加了多項國家科研項目 ,所研究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 。他是中國光纖在線(www.c-fol.net)共創人 。

    成員 :陳宏偉 楊四剛

    聯繫方式 :010-62784787 ,郵箱 chenmh@cvcvv.com


    光子計算與集成實驗室


    實驗室概況 :

    實驗室以光子作為信息載體和計算新媒介 ,研發具有超高計算速度和能效的高性能光子計算系統 。所構建的光子計算晶片和光電計算處理器能夠應用於解決人工智能 、海量數據處理以及高通量通信等關鍵領域對計算資源的重大需求 。針對實現大規模光子計算晶片和光電智能計算處理器中的科學問題 ,實驗室通過交叉融合物理光學 、電子學 、應用數學 、機器學習 、納米光子學 、計算機視覺等領域 ,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思路 ,在新型模型和算法 、複雜架構和設計 、以及先進光電器件和集成方法等方面開展創新 。

    研究方向 :

    1. 光子計算晶片及應用

    2.光電智能計算與光學人工智能

    3.衍射光計算與衍射光學神經網絡

    4.智能視覺成像與計算成像

    實驗室負責人 :

    林星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 ,2015年博士畢業於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自動化系 ,曾在麻省理工學院交流訪問 ,曾為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洛杉磯加州大學博士後 、北京-清華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特聘研究員 。從事光子計算晶片 、光電智能計算與計算成像領域研究 ,在國際期刊與頂級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 (包括Science 、Nature Photonics 、Cell等) 。擁有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0餘項 。曾參與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 、科技部顛覆性技術專項等科研項目 。擔任Nature等頂級期刊審稿人 。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

    聯繫方式 :

    郵箱 :lin-x@cvcvv.com

    實驗室網站 :

    www.photoniccomputing.org




    集成光電子實驗室


    CD383

    實驗室概況 :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集成光電子實驗室組建於1987年 ,並於1991年1月通過驗收 、正式運行並對外開放 。經過三十幾年來的建設 ,現已成長為國內從事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及其在光纖通信與網絡中的應用技術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 ,擁有600平米超淨實驗室 ,可自主進行材料外延 、晶片工藝 、模塊封裝 、評價測試等全鏈條技術研發 。實驗室在許多重要的研究領域取得了突出成果 ,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 ,為研究單位和企業界培養了大量研究人才 。目前實驗室有教授3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名) ,副教授5名 ,博士後3名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 ,實驗室獲得多項榮譽和獎勵 ,包括 :

    2003年 ,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9年 ,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0年 ,獲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效益獎一等獎;

    2011年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年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4年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9年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主要研究方向 :

    1.面向數字通信的高速半導體激光器 、光調製器 、探測器 ,及相關集成器件;

    2.面向RoF系統的高性能光電子器件及高性能微波光纖鏈路應用技術;

    3.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物理 、外延生長 、器件製備及其評測技術;

    4.激光雷達等新型智能光學與光電子器件技術;

    5.半導體微納材料與異質結構製備及新型顯示和照明器件 。

    研究工作受到的主要資助情況 :

    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國家專項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省部級科研項目

    與企業合作橫向課題

    實驗室固定成員 :

    教授 :羅毅 ,孫長征 、郝智彪

    副教授 :韓彥軍 、熊兵 、王健 、汪萊 、李洪濤

    研究生招生情況 :

    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教師 :羅毅 、孫長征 、郝智彪 、熊兵 、汪萊 、王健

    具有碩士生招生資格教師 :羅毅 、孫長征 、郝智彪 、熊兵 、王健 、汪萊 、李洪濤


    光網絡與光微波實驗室

    實驗室概況

    實驗室是國內最早開展光網絡和微波光子學方向研究的單位之一 。現有教師4名 ,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 。在光網絡領域 ,先後承擔了國家863專項 、863重點 、863重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等一系列國家級重大 、重點項目;在微波光子學領域 ,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重大項目;科技部973項目 、重點研發項目 。在NP, Light, LRP, OL, JLT, OE等雜誌上發表SCI論文百餘篇 ,他引千餘次 ,有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 。多份光網絡建議草案被ITU-T採納 ,成果獲省部級獎4項 。


    研究方向 :

    1. 微波光子信號處理

    在光與微波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及其調控等方面取得突破 ,解決了微波光子信號處理中的某些瓶頸問題 ,推動了微波光子信號理論與相關器件的發展 。

    • 揭示了FIR型濾波器Q值低的關鍵在於器件殘餘三階色散 。提出一種濾波器三階色散的在線高精度測試方法 ,並通過反饋控制消除濾波器的三階色散 ,實現了Q值和設計一致的(最高6459)可調諧W波段濾波器 。提出一種高精度控制光子切片幅度的方法 ,其相對精度優於2*10-3 ,將濾波器的通截比從典型的40dB提升至63dB 。

    • 發展了時空二維微波信號全光處理方法 ,實現了8GHz信號的產生與光控波束成形網絡(OBFN) ,以及OBFN功能與光子模數轉換(PDAC)功能的全光集成 ,獲得了4GHz帶寬的厘米級解像度成像 。

    • 發展出了時頻二維微波信號的全光非線性調控原理與方法 ,消除了光電轉換對光場非線性運算導致的鬼象 ,保證了寬帶微波光子雷達成像的高解像度 。




    2. 微波光子器件與子系統

    在微波光子器件的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研製出了多種特色鮮明的微波光子器件與子系統 。為實驗室微波光子系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 率先研製出一套高增益 、大帶寬的X波段微波光纖傳輸系統 ,獲國防科工委2002年科技進步三等獎;研製了我國第一個高精度光控波束形成系統 ,用於機載光控火控相控陣雷達試驗樣機 。

    • 揭示了多頻光電振盪器(OEO)相噪惡化的主要原因在於器件的非線性 。提出了一種消除多頻OEO 2階 、3階交調的方法與相應的多頻OEO結構 ,實現了雙頻可調諧微波本振信號的產生 ,相噪均優於-120dBc/Hz@10kHz 。

    • 基於微波光子混頻技術研製了0-100GHz範圍內的可重構微波光子接收機 ,SFDR優於120dB/Hz2/3 。較現有電子系統改善至少2個數量級 ,有效地提升了基於微波光子器件的射頻接收前端的帶寬 、動態範圍和可重構能力 。

    • 發明了基於光子DAC的微波光子任意波形產生器 ,應用於雷達信號的產生 ,實現了時寬積7.370×106 、脈間相位抖動≤±0.8° 、帶內信噪比35dB 、帶內幅度抖動優於±1.4dB 。應用於無線信號產生 ,實現了載波19GHz ,QPSK調製 ,200Msps符號率情況下4.36%的EVM;載波19GHz ,16QAM調製 ,1Gsps符號率情況下的7.73%EVM;載波18GHz ,16QAM調製 ,2Gsps符號率情況下的9.75%EVM 。

    • 國際首次提出並實現了二維壓縮採樣系統 ,在40GHz帶寬內 ,可實現空頻二維信號的壓縮 。應用於寬帶微波光子雷達 ,解決了成像雷達高分辨和景深之間的矛盾 。

    • 實現了一種基於光信號處理原理的對消系統 ,在16-26GHz的頻段內 ,實現了34.8dB的對消 。


    3. 微波光子系統

    • 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多種寬帶微波光子雷達實驗系統 ,並成功的進行了外場試驗 。

    • 利用最新的微波光子集成器件研製的微波光子頻譜測量網 ,可以對2-20GHz頻帶內的無線信道進行高精度監測 ,頻率解像度優於100Hz ,解調的QAM信號 ,質量滿足要求 。為未來5G 、6G通信提供一種全局頻譜感知與信道監控的先進方案 。

    4. 集成微波光子學

    基於光子集成工藝的微波光子器件與子系統 ,探索新的物理現象 、結構設計與材料體系 。具體方向包括微腔非線性動力學 、片上光學頻率梳 、集成光控波束形成網絡 、矽基光電子集成等 。取得的成果包括 :

    • 首次揭示出正常色散區微腔「暗孤子」光梳的產生機制 ,打破了經典光場色散造成的局限;

    • 提出一種雙腔結構的微腔光頻梳新方案 ,突破了傳統方案的能量轉換效率瓶頸;

    • 研製出基於集成光梳的可編程復係數微波光子信號處理器 ,奈奎斯特帶寬超過100GHz;

    • 研製出基於集成光梳的規模可拓展光控波束形成系統 ,有望實現大規模光控相控陣 。

    5. 光網絡

    實驗室在光通信網絡領域有着20多年的發展歷程 ,具體研究方向包括大規模光網絡體系架構 、新型光傳輸技術及應用 、多維彈性全光交換技術 、5G/6G光-無線網絡融合 、雲邊網協同光網絡技術 、低能耗光網絡技術 、光網絡安全 、光網絡智能感知和自動運維 、感傳算存一體化光網絡 、高精度時間同步網絡 、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光網絡 、低時延城域/接入融合網絡 、衛星光網絡 、自主化光網絡仿真軟件等領域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 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個新型OXC/OADM光交換節點;

    • 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個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試驗平台;

    • 首次實現多域多廠商多體制異構網絡互聯互通 ,核心技術在民用/專用網絡中得到應用;

    • 首次提出納秒級高精度 、低誤差累積 、高魯棒 、低成本的雙頻分佈式網絡時間同步技術 ,時間精度較現有技術提高兩個數量級;

    • 首次提出並掌握基於時空同步的光時片交換技術 ,避免了OPS等細粒度光交換技術對全光緩存的依賴問題;獲得中 、美 、韓多項專利授權;

    • 率先驗證光時片交換技術應用於衛星光網絡的可行性 ,有望解決星間鏈路資源稀缺問題;

    • 率先研製成功四端口天基時分/波分混合光交換樣機 ,實現低至1/100波長通道容量的靈活彈性細粒度光交換;

    • 研製成功全球首個的可支持百節點的衛星光網絡控制平面試驗平台;

    • 在烽火通信IP-RAN傳送網設備上成功研發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故障告警分析自動溯源系統及智能分析算法 ,應用於中國聯通IP-RAN承載網 ,顯著提升網絡故障排查的效率和實時性 。


    實驗室負責人 :鄭小平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長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 。曾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自1998年7月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獲得工學博士後 ,一直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從事光網絡與光微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先後承擔了國家863重點/重大項目 ,科技部973/重點研發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一列光網絡 、光微波的國家級重點 、重大項目 。光網絡方面 :在光網絡體系構架 、自動交換光網絡 、彈性光網絡 、光網絡異構互聯 、SDN等方面取得成果 。多份國際標準建議草案被ITU-T採納 。光微波方面 :在光控微波波束成形網絡 、無線信號的光纖傳輸技術 、寬帶微波信號的光處理 、寬帶任意波形的產生 、可調可重構濾波器 、時頻信號的分配 、光子ADC/DAC等方面有創新;利用所研製的光微波器件 ,在寬帶成像 、3D成像 、雙頻段相參 、分佈式相參成像 ,以及光-無線融合 、空間光通信等方面取得成果 。發表SCI論文百餘篇 ,他引上千次;獲國家發明專利4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 。


    實驗室老師 :鄭小平 ,薛曉曉 ,華楠 ,李尚遠

    聯繫方式 :xpzheng@mail.cvcvv.com



    納米光電子物理及器件實驗室

    實驗室概況 :

    納米光電子物理及器件實驗室創建於2014年 。現已建成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光學測試及表征平台 ,和基本的生長加工實驗室 ,總面積150平方米 。該實驗室着眼於納米光子學及半導體光電子學物理及器件 ,特別是半導體有源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 ,致力於將納米尺度上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最前沿的物理 ,用最先進的納米加工製作及測試手段 ,轉化成最前沿的新型光電子器件 !實驗上主要成員近年來取得多項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及世界第一 ,包括第一個突破波長極限的半導體-金屬激元納米激光 ,第一個室溫運轉的金屬腔電注入納米激光 ,發明並實驗驗證第一個白光激光 ,第一個矽基二維材料納米激光並實現室溫運轉 ,將鉺材料光學增益提高近兩個量級 ,發現二維材料中的極低閾值的三子增益等 。實驗室追求從原理至器件的原始創新 ,致力於解決未來光電晶片的器件尺寸和能耗等關鍵瓶頸問題 ,以及顯示 、發光 、能源等應用方面的重大基礎問題 。

    研究方向 :

    目前研究範圍包含以下課題 :

    ·光電子器件的微納尺度加工製作 ,及光電錶征 ,測試;

    · 半導體納米線的生長及相關光電子器件的設計 ,製作及表征;

    · 超快 ,低溫 ,微區 ,及近場納米光學表征測試;

    · 金屬及表面等離子體激元物理及相關器件;

    · 納米尺度上的半導體物理及 ,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物理 ,及多體相互作用過程;

    · 基於納米材料的新型橫向多節太陽能電池;

    · 新型納米發光物理過程及器件研究(包括基於單片半導體的白色激光 ,全色LED);

    · 矽與二維材料集成等相關激光和LEDs;

    · 鉺合金納米線 、納米顆粒的生長及片上放大器及光源;

    · 納米熒光測溫;

    · 基於二維材料的可控單光子光源;

    · 納米尺度光腔設計及新型光電器件數值模擬;

    實驗室負責人 :

    實驗室主任寧存政 ,是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納米光子學及半導體光電子學物理及器件方面的理論及實驗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許多研究領域 ,如激光物理及非線性動力學 ,半導體激光器件及物理 ,納米光電材料及器件 ,納米半導體激光等 ,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發現 、發明 、及開拓性貢獻 ,包括非線性耗散系統(激光脈衝中)幾何位相的發現 ,隨機相干(或無外加信號時隨機共振)的發現 ,白光激光的發明 ,合金納米線激光和材料的世界記錄 ,以及第一個等離子激元激光的實現等 ,是國際上公認的納米半導體激光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曾獲多項國際獎項 ,包括IEEE傑出講師獎 ,美國Popular Science雜誌年度工程類十大發明獎 ,和德國洪堡研究獎 。

    寧存政教授已經發表學術學術論文200多篇 ,其中很多文章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發表 。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得到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Nature Photonics等 ,以及MIT Technology Review 、很多行業期刊 、世界很多國家報紙 、網站 、電視等新聞媒體等大量報道 。寧存政系OSA和IEEE會士 ,美國國家發明科學院成員 。

    實驗室老師 :寧存政 ,孫皓 ,李永卓 ,甘霖


    聯繫方式 :

    Tel :010-62796594

    Email :haosun@cvcvv.com




    微納光電子學實驗室

    http://nano-oelab.ee.cvcvv.com/

    實驗室概況 :

    微納光電子學實驗室成立於2004年 ,經過十來年的努力 ,形成了由多名高級職稱研究人員及四十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 、工程師組成的科研團隊;建立起了完整的微納結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設計 、製備和測試平台 ,研究開發出了世界領先的微納結構製備工藝;在光子/光聲晶體 、表面等離子激元 、自由電子輻射晶片 、矽基光/量子器件及系統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 ,研製出具有自由電子輻射 、實時光譜成像 、光學軌道角動量輻射 、聲子激射 、光量子態產生及操控等功能的集成光電子晶片 ,多項成果進入成果轉化階段 。實驗室目前有教授3人 ,副教授2人 ,學術成果發表學術刊物論文二百餘篇 ,引用數千次 ,師生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邀請報告或獲得最佳論文獎勵 ,是微納光電子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團隊之一 。

    研究方向 :

    微納光電子學研究微納結構中物質與光波/光子的相互作用 ,為光電子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物理機制和實現手段 。本實驗室面向智能化社會在信息 、能源 、環境 、生物醫學等重大科技領域相關光電技術的創新突破 ,致力於微納結構光電材料中新穎奇特的物理效應和光電特性的研究 ,探索研發新一代光-量子功能器件 。

    實驗室負責人 :

    黃翊東 ,1983年進入清華電子工程系本科 ,1994年博士畢業;1991-1993年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留學 ,獲得優秀博士論文獎 。1994年加入NEC光-無線器件研究所 ,從事光纖通信DFB激光器的研開工作 ,發明「八分之一波長位移分佈反饋」的新結構 ,於1997年 、2003年兩次獲得NEC研究功績獎 。2003年作為引進人才回國任教 ,2005年受聘教育部特聘教授 ,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人才計劃人選 。2013-2019年擔任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系主任 ,2015-2019年兼任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院長 ,現任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多年從事教學管理工作 ,是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信息大類課程體系的主要創建人之一 。近二十年來聚焦微納結構光電子器件 ,帶領課題組研製出世界首創具有自由電子輻射 、片上光譜成像 、動態軌道角動量輻射 、量子態產生及操控等功能的集成光電子晶片;發表論文300餘篇 ,引用數千次;擁有數十項國際專利 。是光電子晶片企業華慧芯科技 、與光科技的創始人 。現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高等教育分會副會長 ,ACS Photonics雜誌副主編 。

    聯繫方式 :

    電話 :+86-10-62797396

    郵箱 :yidonghuang@cvcvv.com


    生物光子學實驗室

    實驗室概況 :

    生物光子學是研究利用光子學技術解決生物醫學問題的交叉學科 ,為前沿生物學研究和臨床醫學應用提供嶄新的技術手段和工具 ,是符合國家智慧醫療戰略需求的重要學科方向 。

    實驗室成立於2016年 ,目前研究聚焦於光子在深層組織中的穿透及成像 ,利用光聲效應進行結構 、功能 、分子成像 ,已逐步建成多個高水光聲成像平台 ,並與多家其他單位建立了深入的跨學科合作 。目前 ,實驗室有副教授1名(實驗室負責人馬騁) ,在讀博士生8名 ,在讀碩士生4名 。

    研究方向 :

    本實驗室目前致力於生物光子學 、尤其是光聲成像技術的原理 、系統和應用研究 ,目前的主要研究課題包括 :

    1. 全光光聲成像原理與核心器件研究;

    2. 多光譜光聲信號建模及解調研究;

    3. 光聲成像系統研究及其產業化;

    4. 光聲成像核心算法研究;

    5. 生物光子學成像智能化研究;

    6. 光聲成像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7. 光聲分子影像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8. 光聲成像應用於腫瘤發生髮展機理研究;

    9. 新型光聲蛋白探針研究;

    10. 光聲成像應用於腦科學研究 。

    實驗室負責人 :

    馬騁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 。從事生命健康與激光 、超聲技術的交叉研究 ,目前實驗室致力於研究光聲斷層成像系統 、其核心硬件及算法 、以及該成像技術的臨床及生物學應用 。合作單位包括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生物醫學工程系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附屬長庚醫院 、北京天壇醫院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 。目前已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包括《自然》子刊三篇(Nature Photonics (第一作者)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共同一作) ,Nature Communications(第三作者)) ,《科學》子刊一篇(Science Advances(共同一作)) ,並參與編寫國際學術著作一部 。

    聯繫方式 :cheng_ma@cvcvv.com




    量子點光譜與傳感器件實驗室


    實驗室概況 :

    量子點光譜與傳感器件實驗室致力於探索前沿交叉學科領域 ,研究和開發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廣闊應用前景的新一代納米光電子技術 ,開展新原理和新功能光電子器件及先進儀器的研製工作 ,並開拓其在智能傳感 、信息安全 、計算成像 、科學研究 、健康醫療 、遙感監測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

    實驗室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將量子點納米技術與光譜儀技術跨界結合的創新構思 ,設計並實現了基於半導體光電子吸收效應和光譜解析多路復用的量子點光譜技術原理和量子點微型光譜傳感器件技術 ,為超微型高性能的計算光譜儀的前沿發展和商業化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實現手段 。

    以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為核心 ,實驗室目前已搭建了國際領先的集材料合成 、化學加工 、器件集成 、光學測試 、計算模擬等條件於一身的科研平台 ,建立了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合作機制 ,形成了跨學科交叉創新人才培養特色 ,拓展了如下具體研究方向 :

    1. 納米材料製備與合成;

    2. 納米與MEMS光電器件設計 、製備與集成;

    3. 計算光學與計算成像重構反演算法研究;

    4. 光譜成像器件設計 、集成與識別分類算法研究;

    5. 光譜成像在醫學疾病預防 、診斷 、治療評估和監測上的應用與研究;

    6. 新型光學信息編碼 、存儲與傳輸器件及技術的設計開發;

    7. 微納尺度光神經網絡設計與光計算 。

    實驗室負責人 :

    鮑捷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長聘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 。2006年本科畢業於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化學系 ,2010年獲布朗大學化學博士學位 ,之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2013年回國任教於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系 。在國際上首創了量子點光譜技術原理 ,開發了量子點微型光譜傳感技術 ,首次實現了原理樣機及高性能器件體積和重量多量級的減小 ,驗證了該原理及其優勢(Nature 2015, 523, 67) 。目前主要從事納米光電子器件與光譜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致力於推進光譜信息學發展及多行業光譜信息化 。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項目 ,任國家重點項目首席科學家 。

    聯繫方式 :bao@cvcvv.com

    實驗室網站 :http://www.qlabthu.com



    生物光電子器件課題組(Bio-Optoelectronic Devices )


    實驗室概況 :

    本課題組主要開發面向生物醫療應用的微納光電子材料 、器件與系統 。通過設計 、製備與集成新型光電器件 ,與生物系統進行有機融合 ,探究光 、電等物理信號與生物信號的基本作用原理 ,一方面可探索基礎前沿問題 ,另一方面可為臨床醫療提供新的技術手段 。


    研究方向 :

    (1)植入式光電器件 ,用於神經信號調控與傳感 ,實現新型腦機接口;

    (2)生物相容可降解光電材料與器件 ,用於臨床診療;

    (3)生物啟發的新型 高性能光電子器件 。


    課題組負責人 :

    盛興 ,目前為電子系副教授 ,2007年獲得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學士學位 ,2012年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獲得博士學位 。2012年至2015年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曾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 Materials, 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 。

    聯繫方式 :xingsheng@cvcvv.com

    課題組網站 :http://shengxingstars.github.io/www/index.html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