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奮進的五年·發展成就巡禮】電子系 :以人為本 、頂天立地 、開放交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

ENGLISH

黨建專欄

【我們奮進的五年·發展成就巡禮】電子系 :以人為本 、頂天立地 、開放交叉

發佈時間 :2022-09-28 點擊數 :

圖片

中國共產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第十五次黨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 ,這是在學校開啟新百年第二個十年新征程 、全校師生員工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肩負着匯聚智慧 、形成共識 、統籌規劃 、引領發展的重要使命 ,既要全面總結過去五年學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也要認真分析新形勢新問題 ,為學校新百年新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謀定方向 、擘畫藍圖 。

為迎接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的召開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特推出「我們奮進的五年•發展成就巡禮」系列報道 ,多維度 、立體化地呈現學校及各單位近年來事業進步的新面貌 ,展現新時代清華人愛國奉獻 、追求卓越的精氣神 ,總結凝練改革發展的好經驗 。

以下為「我們奮進的五年 發展成就巡禮」電子系篇 :

2021年4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建校110周年之際考察時強調 ,追求一流是一個永無止境 、不斷超越的過程 ,要明確方向 、突出重點 。在「兩個大局」的大背景下 ,電子工程學科面臨革命性變化的戰略機遇 。近年來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以下簡稱「電子系」)逐步確立了建設國際領先電子工程學科的發展目標 ,啟動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面向新發展階段 ,電子系秉承「以人為本 、頂天立地 、開放交叉」的原則 ,以培養世界一流研究生為關鍵性突破點 ,奮力建設世界一流電子信息學科 。

一 、堅持以人為本 ,引進和培養世界一流人才

為發展國際領先的電子工程學科 ,建設世界一流的教師隊伍 ,2013年9月 ,電子系正式啟動人事制度改革 。從改革的理念 、體制機制 、實施細則等不同層面開展工作 ,有效推動了優秀人才引進工作和現有教師的轉型 ,提升了整體人才隊伍的水平 。2020年 ,電子系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更加重視世界一流人才引進 ,建立人才招聘委員會 ,有效加強人才引進工作 ,以人才引進促進學科建設 ,修訂教師聘任和管理辦法 ,改進引進 、考核 、長聘制度 ,加強准聘期教師的流動 ,激勵長聘教師基於基礎創新和國家需要開展高水平研究 。通過建立新教師培養體系 、持續提高教師待遇 、設立傳信青年學者基金和冠名博士後項目等方式支持教師發展 。建立松耦合的 、圍繞重點方向開展有組織科研的教師團隊 ,搭建交流平台 ,充分促進學科交叉 。到2021年 ,電子系共引進優秀青年教師19人 ,均入選國家級人才/青年人才項目 ,逐步形成了學術導向 、追求卓越的人才氛圍 。

學生培養方面 ,為了適應學科和產業的發展變化 ,滿足社會對創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 ,切實實現厚基礎 、寬口徑 、多樣化的本科培養模式 ,經過幾年的研究 ,電子繫於2009年確定以「信息載體與系統的相互作用」為統領電子信息科學類本科知識結構的核心概念 ,把多組載體與系統的相互關係統一起來 ,形成明確的層次遞進關係 ,勾畫出電子信息科學類知識體系的結構 。在此基礎上 ,電子系設計出覆蓋兩個一級學科知識面的以十門專業核心課程為主體的新課程體系 ,統一了專業核心知識架構 。該課程體系自2011級開始實施 ,教學重點亦從傳授知識向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架構轉移 。目前 ,電子系已出版核心課教材七部 ,獲評國家級優秀教材兩部 、市級優秀教材四部 ,優秀教材獲獎總計48項 ,出版教材被眾多高校廣泛使用 。

2020年 ,電子系以「基礎夯實 、前沿導引 、本研貫通」為理念 ,梳理學科樹並啟動本研培養改革 。在「寬口徑 、厚基礎」的本科課程體系基礎上 ,啟動光電子 、AI+系統 、集成電路和未來通信共四個因材施教項目 ,探索產教融合培養新模式 ,為學有餘力 、專業興趣明確的學生提供專門的科研指導和產業實踐條件 ,促進本科生高質量 、多樣化 、貫通式培養 。同時 ,面向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 ,電子系推動校企課程共建新模式 ,與微軟亞洲研究院 、美團和商湯等行業頭部企業聯合開設「高等機器學習」等三門專業課程 ,並面向專業碩士開設「領導力開發」等五門校友和行業專家課程 ,拓展學生產業視野 ,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

圖片

新出版的核心課程教材

二 、堅持頂天立地 ,推進科研成果上「書架」和「貨架」

面對學科革命性變革的戰略機遇與一流學科建設的要求 ,電子系逐步建立層次豐富 、靈活適應的科研新體系 ,推動電子系科研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近年來 ,電子系新增了一批團隊 ,瞄準新方向進行探索 ,以適應技術發展和滿足國家需求 。「十三五」期間 ,電子系「萌生—選擇」機制促進原創性研究 ,加強學科交叉的做法逐步成熟 。電子系在光電器件 、光聲成像 、量子晶片等方向開展了前沿探索 ,許多方向已經獲得明顯進展 ,並逐步成長為電子系的重點規劃研究方向 。

2021年 ,電子系重點推進了科研團隊管理制度改革 ,執行註冊制 ,鼓勵教師按照研究興趣自願組合形成合力 ,以靈活高效科研團隊建設機制適應電子信息領域的快速發展 。通過博士生名額 、機動面積 、自主科研項目等資源分配實現有效激勵;在研究定位 、問題選擇上提升學術品位;通過專家評審 ,領導逐個溝通等方式加強檢查考核 ,目前由系內92位教師組建了19個科研團隊 ,既包括多個長期穩定的優勢團隊 ,又瞄準新興前沿和交叉學科形成了一批探索團隊 。

此外 ,為探索一套適合電子工程學科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 ,構建起社會信息輸入高校的新模式和高校科研成果輸出轉化的新模式 ,推動電子系的學科發展 ,電子繫於2015年7月在天津市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成立「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簡稱「電子院」) 。2020年起 ,電子院着重促進電子系技術與產業應用合作 ,推動有組織的科研並與科技領軍企業推進大顆粒度科研合作 ,形成GBT(政府-企業-清華)成果轉化創新模式 。電子院一期建設與發展得到了天津市各級政府的肯定 ,2021年1月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系)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順利簽署了聯合建設天津電子院第二期合作協議 。電子院建院七年來 ,孵化電子信息學科成果轉化企業54家 ,建成三個技術平台和三個應用平台;為電子信息技術成果轉化引育專職人員600餘人 ,與電子系聯合培養電子信息創新創業工程碩士142人 。

圖片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

三 、堅持開放交叉 ,建立高效的治理體系

和開放的學科文化

2021年 ,圍繞電子信息學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 ,電子系啟動治理體系改革 ,提升學科治理能力 。確立電子系 、校友會 、電子院「三位一體」 的管理模式 ,設立系機關 、研究所 、專項工作 、科研團隊四板塊管理機制 ,建設「四輪驅動」的人力資源體系 ,有效促進教師團隊 、行政團隊 、工程團隊 、外部資源團隊協同聯動 ,大力拓展人力資源 。建立電子系宣傳工作新機制 ,搭建了從虛擬到現實空間的五類媒體信息載體 ,建立重點工作機制 ,推出了高品質視頻等亮點媒體產品 ,有效促進了系內系外全體系的信息流通 。圍繞重點戰略方向整合配置學科資源生態 ,力爭構建「政產學研金」全體系閉環生態 ,推進數碼化 、社會化 、國際化的學科建設新格局 。

近年來 ,學校推行了大顆粒合作及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計劃等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鼓勵在相關領域內進行跨院系 、跨學科的有組織科研 。電子系目前與建築 、土木 、機械 、車輛 、電機等多個院系開展面向前沿的跨學科交叉領域研究;參與包括在汽車 、集成電路 、智慧場景 、煤礦智能化等多個領域開設的校企聯合研究機構以及大顆粒合作 。2015年以來 ,跨學科交叉研究成果發表在綜合性期刊如《自然》(Nature) 、《科學》(Science)上 ,共17篇 。

2018年 ,電子系成立清華校友總會電子工程系分會並組建了校友工作辦公室 。構建了校友聯絡體系 、校友宣傳體系 、校友活動體系 、校友數據系統 、校友服務體系五大工作體系 。五大工作體系的持續運營 ,有效促進了校友與學校 、院系 、學生 、產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2022年 ,電子系迎來建系70周年 。以「開放 凝聚 創新 無限」為主題 ,電子系積極總結70年的歷史沉澱和工作積累 ,舉辦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建系70周年學術論壇」等多個學術會議;全面改造提升了羅姆-電子工程館室內空間 ,並通過融合線上線下多元視覺效果 ,組織了全新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史展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70周年系慶科研展;組織編寫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70年70人校友訪談》等系列文集 ,聯合多本學術期刊推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70周年系慶專刊與專題 ,進一步凝聚各界校友和社會力量 ,形成電子工程學科的廣泛影響力 。

圖片

電子系70周年系慶大合影

2022年 ,恰逢電子系建系70周年 ,在建系70周年紀念大會上 ,電子系明確提出了「紮根中國大地 矢志創新引領 提升發展質量 奮力建設世界頂尖電子工程學科」的發展目標 。展望未來 ,電子系將緊緊抓住時代機遇 ,把黨的領導作為辦學的根本保證 ,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 ,把學科建設作為辦學的根本支撐 ,傳承創新 、銳意進取 ,以人為本 、突出特色 ,力爭早日建成世界頂尖的電子工程系學科 ,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一大批領軍人才 、輸送世界一流科研成果 ,為國家富強 、人民幸福 、世界科技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編輯 | 陶旋姿

審核 | 汪玉 、李冬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