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同學--觀看《我和我的父輩》有感-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

ENGLISH

黨建專欄

我和我的同學--觀看《我和我的父輩》有感

發佈時間 :2021-10-25 點擊數 :

各位老師和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無研203团支部的李經緯 ,根據黨辦老師的要求 ,今天我主要是結合昨天觀看《我和我的父輩》的心得體會 ,跟大家做一個交流 。昨天的電影很感人 ,尤其是吳京和章子怡那兩段 ,我看很多同學當時都流淚了 。應該說 ,影片的四個故事講述的是四代人的主旋律 ,咱們太爺爺那一輩 ,山河破碎 、風雨飄零 ,他們前赴後繼地為了民族而革命 、為了國家而鬥爭;爺爺那一代 ,新中國百廢待興 ,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 ,雖然沒有那麼多的戰火 ,但同樣也有無數人用自己的生命托舉起了偌大個中國;到了父親那一輩 ,我們國家開始了改革開放 ,人們的選擇變得多樣 ,而到了咱們這一代 ,咱們更是可以去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影片後兩段比較歡樂 ,我覺得啊 ,前面幾代人提着腦袋鬧革命 、只爭朝夕幹事業 ,為得就是後人能夠遠離戰火 、能夠不受欺凌 ,今天社會的幸福安樂 ,就證明着他們當年的犧牲和奉獻沒有白費 。不過也有人問我 ,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當今的中國正處在最關鍵的爬坡期 ,我們這代人身上的擔子也很重啊 ,現在的90後 、00後 ,還有人能夠像爺爺 、太爺爺那個年代的人們一樣 ,挺身而出嗎?當然有的 ,我的身邊就有很多 ,他們不是新聞媒體上遙不可及的高大全 ,就是我身邊的實實在在的人 ,是我的同學們 。由於我在清華的同學都還沒有畢業 ,所以我今天先講講我的本科同學們的故事 。

提起XX科大 ,在長沙呆過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那是長沙最神秘的一所大學 ,我們每次和其他大學一起搞活動 ,都會成為被詢問的焦點 ,像「你們學校男女比多少啊」「你們平時訓練累不累啊」各種各樣的問題 。確實啊 ,科大的生活跟地方大學區別還是很大的 。我們每天六點半起床 ,三分鐘穿好衣服就去出早操 ,然後八點鐘開始上課 ,因為都是排成隊伍一起來回 ,所以也不存在翹課;下午四點半下課之後開始體能訓練 ,到了晚上還有集合看新聞聯播 ,更狠的是看完新聞還要上晚自習上到九點半 ,然後十一點準時熄燈 ,每天都是如此 ,每周只有周六下午和周日上午能休息 ,周日下午就要出去打掃衛生 ,而且一個宿舍幾個人二十四小時都在一起 ,所以也沒有自殺的 ,沒有互聯網 ,周一到周五不讓用手機 ,周末每個班只能允許一個人出校門 ,看起來確實跟你們上的大學很不一樣 。但是 ,大家都是高中畢業上大學 ,本質上又有什麼區別呢 ,入學時都是十七八歲 ,畢業時都是二十一二 ,我們在學校里也會聚眾打牌 、打球 、打遊戲 ,也會上課睡覺 ,也有樂隊 ,也會在操場上圍一圈開完會 ,大家都是年輕人 。

不過要說最不一樣的 ,就是我們畢業的時候不需要自己找工作 ,換句話說 ,我們畢業的時候工作沒得選 。我前幾天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 ,看他的同學不是在北京就是在上海 ,可我的同學畢業之後 ,卻灑滿了中國地圖 ,有雲南的同學分去了黑龍江 ,還有江蘇的同學分區了新疆 ,我們畢業離校的那一天 ,計算機系的女生們就站在馬路兩邊給我們唱《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歌詞是這麼寫的「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哪裏需要到哪裏去 ,哪裏艱苦哪安家;祖國要我守邊卡 ,扛起槍桿我就走 ,打起背包就出發」 。

下面我具體舉幾個例子吧 。

馬蘭這個地名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馬蘭花開是清華的一個經典劇目 ,每年的新生入學都要上演一遍 ,我的這名同學 ,當時畢業就分去了馬蘭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記得我們分配結果出來的那一天 ,我們整個連都抱着他哭 ,他是成都人 ,獨生子女 ,他這一去 ,就不知道要在戈壁待上多少年 。馬蘭是個什麼地方呢 ,從地名上看 ,它叫馬蘭村;從衛星上看 ,它是戈壁灘 ,2018年 ,我出差去了一趟馬蘭 ,下了火車 ,我才體會到什麼叫大漠孤煙 ,無論你走到什麼地方景色都是一樣的 ,都一樣的萬里黃沙 ,除了稀稀拉拉的駱駝刺 ,什麼都沒有 ,但更出乎我意料的是 ,我的這名同學 ,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 ,他已經把馬蘭當成了自己的家 。我問他苦不苦 ,他就給我講比他更艱苦的戰友每天都在做什麼 ,我問他有沒有想過要調走 ,他說 ,他喜歡待在馬蘭 ,因為他感覺他在馬蘭在做的實實在在的事業 ,他在他的這份事業中 ,找到了他的價值 。後來 ,他也確實是沿着自己選擇的這條道路走下去了 ,去年洛陽一個單位想把他調過去 ,他想都沒多想就選擇了繼續留在馬蘭 。

如果你覺得馬蘭還不夠艱苦的話 ,我還有一個同學 ,在祖國的最西端 。這名同學家在北京 ,從一開始畢業的時候是就自願去的西藏 ,自願去的中印邊境上最苦的西段天空阿里地區 ,也就是年初報導的陳紅軍烈士等人犧牲的地方 ,那次衝突我的這名學長也參加了 ,關於他的故事 ,我直接給大家念一下他的朋友圈吧……可能在座有的同學對中印邊境的局勢沒有概念 ,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應該說 ,不管是在東段 、西段還是錫金段 ,都有數以萬計的解放軍官兵守在一線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守 ,祖國的西部邊陲 ,才能得到五十年的平安 。

那麼 ,還有比中印邊境更兇險的地方嗎 ,有 ,在南海……我的這名同學 ,就是南海島礁上的聽風者 。他的工作只有一件事 ,就是關注着他所負責的設備 ,面對着一台機器 ,從早盯到晚 ,而且幾個月才輪換一次 ,連狗在那裏都會被憋瘋 ,可我的這名同學堅持了幾年毫無怨言 ,他說 ,他就是國家的千里眼順風耳 ,如果他這裏出了什麼差錯 ,那中國十幾億老百姓 ,怎麼對得起歷代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前輩 。

還有一些人 ,並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的事跡 ,比如這位同學 ,就是在大山深處守着一段光纜 ,每天巡山 、檢修;這個同學在酒泉的一個測量站 ,三個人 、一條狗 ,半個月見不到其他人;還有這名女生 ,也是一頭扎進了大別山腹地……

應該說 ,時代在變 ,主題在變 ,但是 ,中國人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精神確是刻在骨子裏 、從來也沒有中斷過的 ,我相信 ,在座的各位將來畢業之後也會走到黨和人民需要的崗位上去 ,像我們的先輩們一樣 ,也像我的這些同學們一樣 ,發出自己的光和熱 。

就像我剛才講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們的太爺爺輩 、爺爺輩和父輩一代接着一代的艱苦奮鬥 ,讓中國先站了起來 、又富了起來 ,現在這個接力棒傳到了咱們這一代人的手中 。上坡路相信大家都走過 ,剛開始你可以依靠慣性沖一下 ,但是越到後面就越難走 ,所以我們身上的擔子並不比前幾代人輕 。昨天咱們看的是《我和我的父輩》 ,最近同時熱映的還有《長津湖》 ,相信很多同學也都已經看過 ,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告訴我們 ,國與國之間是靠實力說話的 ,七十年後的今天依舊如此 ,但與過去不同的是 ,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了今天國家實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可科學技術當中最首當其衝的就是我們從從事的電子信息領域 ,我們國家要想度過現在的爬坡期 ,我們就必須要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實現更大的突破 ,着也就是我們這一代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系人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而且這個歷史使命是不容推卸的 ,因為這份使命上除了我們自己之外 ,還承載着前面幾代人的生命 ,承載着未來子孫後代的幸福生活 。

最後 ,用一句最近常說的話來與大家共勉吧 ,「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 ,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當我們把青春熔進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 ,我們的生命將永遠與共和國的山河同在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