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百年 | 組織生活常態化 ,理論學習全覆蓋-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

ENGLISH

黨建專欄

初心百年 | 組織生活常態化 ,理論學習全覆蓋

發佈時間 :2021-09-09 點擊數 :

圖片

支部概況

電路與系統研究所团支部現有正式黨員25人 。12位在職教師中 ,有9名正式黨員和2名積極分子 。研究所的最大特點是除教學科研之外 ,全員承擔黨政工學全方位的服務工作 ,包括院系行政 、系黨委 、系學位委員會 、校系工會 、系人才引進 、研究所學科建設和教學管理 、支委會和工會小組長等 。


圖片

支部建設理念根據《中國共產团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規定 ,支委會明確了支部建設理念 :以提升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目標 ,建設快樂和諧的工作生態 。為此 ,建立了团支部「常態化學習制度」 ,即「組織生活常態化 理論學習全覆蓋」 。

「常態化學習制度」的形式 、內容和保障措施

內容和形式是唯物辯證法的五對基本範疇之一 ,是相互依存的對立統一的關係 。內容決定形式 ,形式依賴於內容 ,當形式適合於內容 ,就促進內容的發展 ,反之則阻礙內容的發展 。「常態化學習制度」在形式上表現為「常態化」和「全覆蓋」 ,希望通過這種形式 ,形成快樂和諧的工作生態 ,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促進中心工作 。經過五年多的實踐摸索 ,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常態化」和「全覆蓋」的支部生活模式 。

「常態化」是指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 ,且頻度高 。支部活動的具體時間是每周周三中午 ,地點是電子系黨員之家 。因為佔用了午餐時間 ,也俗稱「午餐會」 。除了節假日和特殊情況外 ,雷打不動 ,堅持每學期有20次左右的活動 。而「全覆蓋」則是指「一個不少」 ,即全所教職工和博士後 ,一個不少的輪流主講或主持支部活動 ,內容由主講人自行決定 。

是什麼內容充實了這樣高頻度的支部活動呢?黨課學習 、黨的理論學習體會 、民主生活會 、時政討論等团支部自身建設的內容必不可少 。加強學科建設 、服務教學科研的研討也是經常性內容 。還有靈活多樣的調研實踐 、師生支部共建等 。有走出去參觀實踐 、請進來交流學習 ,也有分享經驗體會 。內容豐富多彩 、形式靈活多樣 ,不變的是「常態化」和「全覆蓋」 。

又是什麼支撐着這樣常年如一日的堅持呢?除了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外 ,值得總結的經驗有以下四點 :

首先 ,組織嚴謹 。支委之間團結協作 ,分工負責 、相互補台 。青年委員負責建立主講人清單 ,並通過線上共享文檔供大家自願填報主講時間 ,基本上每人每學期能輪到一次機會 ,學期末就已經公告了下學期主講人列表 。宣傳委員負責在黨員管理系統中及時記錄詳實的活動文字紀要 ,並上傳主講人的講稿和現場照片 。組織委員負責記錄支委會工作 ,紀檢委員則承擔了監督支部活動的任務 。

其次 ,後勤保障 。三位教授各自聘用的秘書都是黨員 ,她們之間團結協作 ,互相補台 ,按時做好預定會議室 、郵件發出通知提醒 、微信接龍統計用餐人數 、訂餐 、接餐等後勤工作 。

第三 ,帶頭表率 。擔任系主任 、黨委副書記 、學位委員會主任 、系工會主席 、研究所所長等有許多事務性工作的支部黨員 ,堅持參加支部活動 ,認真準備主講內容 ,積極引導深入的交流討論 ,提高了支部活動的理論水平和聯繫實際的實效 。

比如 ,一位新入站博士後黨員主講了「網絡空間安全技術發展與現狀」 ,身為系主任的汪玉同志就引導大家思考 :這個重要的問題 ,在高校 、在清華 、在電子系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引發了富有想像力的熱烈討論 。還有一位非黨員博士後主講了「建黨百年來高校黨建歷史進程」後 ,引發了對比分析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的黨員比例的討論 。一位新引進回國的非黨員教師提到了民主黨派的問題 ,曾經擔任過系黨委統戰委員 、身為系學位委員會主任的楊華中同志 ,就從我黨政治協商的歷史講到目前幾個民主黨派的現狀 ,不僅答疑解惑 ,還引發了對我黨政治協商制度和統戰工作的深入討論和理解 。黨委副書記講黨課 ,帶領大家回顧黨的歷史 、學習黨的基本理論 。研究所所長帶領大家分析電路與系統學科在新建集成電路學科中怎麼發揮作用 ,怎麼應對卡脖子問題 。從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 、科研方向 、十四五規劃等多角度組織研討 ,制定方案 ,逐一落實 。電路課程改革難度大 ,全所老少齊上陣 ,共同研討教學大綱 ,幫助主講教師分析和梳理課程體系 ,聽試講 、提建議 ,不下20次的集體研討 。離開我們不久的老黨員 、同學最喜愛的高文煥老師 ,生前忍着癌症的病痛 ,堅持參加「電路」課程改革的研討 ,將他一生積累的電路課教學經驗傳授給年輕教師 。現在 ,「電子電路與系統基礎」已被推選為學校首批7門「標杆課程」之一 。每周的支部活動不僅吸引了本支部在編黨員 、流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 ,還吸引了本所的非黨員教師和博士後 ,以及有合作關係的外單位黨員和群眾參加 。比如實驗教學中心負責電路實驗課程教學的孫憶南老師 ,經常在研討電路課程教學後 ,一同參加支部活動 ,並擔任主講 。


圖片

圖為团支部搭建醫工融合平台

(疫情期間 ,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專科部第二团支部聯合舉辦線上學術交流 ,78人參加 。)


圖片

圖為突圍部分「學原著 讀原篇」體會分享 。

第四 ,文化傳承 。電路與系統研究所在1980年建立之初 ,是專門承擔全系電路課程教學和實驗的「線路教研組」 ,卻承擔着一個獨立的二級學科建設的重任 。發展到今天 ,已經取得人均科研項目經費據全系首位的成績 。今天的成績是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取得的 ,他們中間有五位剛剛獲得了在黨50年紀念章 。以曾經的系黨委書記 、現年87歲 、黨齡65年的劉潤生老師為代表的黨員幹部 ,以身作則 ,關心關愛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工作和生活 ,並在全國最早開展了EDA和集成電路設計的科研工作 ,帶領全所教職工團結協作 ,在歷屆學科評估中 ,都被評為重點學科 。現年74歲 ,曾經擔任信息學院副院長 、校教務處副處長 、副系主任 、教研室主任的汪蕙老師 ,退休後一直承擔着「離退休」黨小組長的工作 ,不僅建立了支部同離退休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樑 ,而且在汪蕙老師積極認真細緻的關心下 ,把黨的關懷送到每一位離退休教師的心中 ,每年組織的老教師聚會 ,吸引了幾乎所有的「家屬」參加 。在疫情期間 ,每月組織「老夥伴」微信群視頻溝通 ,相互問候 。現在支委們也分工擔任離退休教師的一對一聯繫人 ,加入了「老夥伴」微信群 ,保證支部和老夥伴們隨時聯繫 ,互通信息 ,13位離退休教師都保持了良好的身心狀態 。

圖片

圖為支委代表团支部登門慰問老教師

執行五年來的效果體現

「常態化學習制度」執行五年來 ,隨着逐步改進 、完善 ,研究所繼承和發揚了傳統文化 ,形成了風清氣正 、互相協作的氛圍 ,充分體現了支部的凝聚力 。在人才引進 、教學 、科研工作方面成績顯著 。引進了5位年輕教師 ,4人獲得人才項目支持 ,壯大了團隊力量 。支部組織的「研究所文化傳承歷史調研」課題獲校黨委頒發的優秀成果獎 ,兩人獲得優秀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研究所獲得「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先進集體」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先進黨組織(团支部)」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先進工會小組」等榮譽 。僅2020年在教學 、科研和人才方面獲得的個人獎項就有11項 。在國家研究中心科研團隊建設中 ,以電路所為主體的「感知網晶片與系統研究團隊」成果顯著 。還有多項以「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創新成果轉化 ,其中3個項目成為產學研貫通典型案例 。

圖片

圖為原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電子工程系黨委書記劉潤生教授 ,克服身體行動不便 ,

由愛人陪同來到羅姆樓參與「研究所文化傳承歷史調研」活動

改進方向和措施

電路與系統研究所团支部探索了多種創新工作模式 ,支部生活內容豐富 ,安排合理 ,組織嚴謹 。在營造快樂和諧的工作環境 、提高教學科研水平 、促進學科發展等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 。今後 ,將進一步完善「常態化學習制度」 ,以學黨史 、悟思想 、做實事 、開新局為主題 ,結合電路與系統學科特點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緊緊圍繞集成電路領域的產業 、教學 、科研 、人才等問題 ,廣泛開展校內外 、國內外交流 ,組織研究生一起參加相關學術研討 。以提高支部生活的實效為目標 ,達到形式 、內容和目標上的一致 。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 ,遵循教育規律 ,紮根中國大地 ,建設世界一流的電路與系統學科 。




分享到 :